这一节再来讲一点早期木结构古建筑的小知识,聊一聊主梁:四椽栿和六椽栿。
早期木结构建筑的术语几乎全部来自李诫的《营造法式》(请见第1节),成书于九百多年前,书中有很多字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,成了生僻字,文中出现这类字的时候我尽量加上拼音注释。
四椽栿(sì chuán fú)
【四椽栿】
先来看上面这张图,栿(fú)就是梁,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,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(tuán),现在也称为檩(lǐn)条,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,栿、槫、椽搭起了整个屋顶的框架。
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,上图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,称为四椽栿。
四椽栿的概念其实很简单,托四架椽子的梁就是四椽栿,同理托六架椽子的梁就是六椽栿,托八架椽梁的就是八椽栿,以此类推。
上图照片是仅存的八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(第4节),大殿进深是四架椽,使用了一根四椽栿,这种梁架结构可表述为:四椽屋四椽栿通搭用两柱。
【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】
六椽栿(liù chuán fú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